“今年,沙頭街道引入‘物業城市’模式后,社區環境更整潔了,安全感有了很大提升。我們晚飯后也愿意下樓散步,鄰里交流更多、關系更融洽了。”福田區下沙村居民鄭女士說。
記者從深圳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獲悉,深圳物業企業在全國首創的“物業城市”管理模式,得到各界廣泛認可。今年以來,深圳多個街道引入“物業城市”模式,并推廣至全國百城,不斷推動對城市空間“全域治理”模式的探索。
環境提升刷出居民滿意新高度
“物業城市”模式是將城市整體作為一個“大物業”,通過“專業服務+智慧平臺+行政力量”“管理+服務+運營”相融合方式,以專業化的服務總包、模塊化的服務劃分、社會化的治理結構、精細化的治理手段,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。
談及品質人居環境的變化,已引入“物業城市”模式的許多社區居民深有感觸。“以前經常聞到河水異味,自打物業公司參與龍崗河道管理之后,龍崗河周邊環境好了,大家都喜歡來這里休閑娛樂。不少居民還加入了護河環保公益活動。”龍崗河附近的居民謝女士說。
引入“物業城市”模式后,沙頭街道破解了各部門職能交叉、界限不清的“九龍治水”困局,建設智慧指揮中心平臺,聚力全域治理流程再造,沙頭街道在全市的環衛指數排名由去年60多名大幅提升到第9名,節約物業管理財政支出165萬元。從小區環境臟亂差到市容環衛和安全指數明顯提高,從“住有所居”到“住有宜居”……記者在調查走訪中發現,“物業城市”模式的推廣,不僅加強了社區黨委的主心骨力量,也向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加速度轉變。
以“繡花功夫”提升管理水平
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,是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時,對深圳的殷殷囑托。
在《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》中,深圳提出要探索“智慧城市”“物業城市”等治理新模式,創新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2019年,福田區在深圳率先啟動“物業城市”試點建設……
隨著一批頭部物企入場,在深圳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引導下,“物業城市”逐步摸索出一套相對成熟、可復制的模式,在城市空間管理、物業資產服務、城市鄰里服務、公共資源經營、城市動脈運維等新“賽道”,以“繡花功夫”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,構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,初見成效。
從珠海橫琴、廈門鼓浪嶼、河北雄安新區到深圳坪山區……部分物企率先開啟“百城計劃”,擬3年內落地100個城市服務項目。
綠清在業內率先倡導“城市合伙人”模式,積極探索區域整合、產業賦能、高效循環等空間利用新思路,尋找合作伙伴攜手進軍“物業城市”。
重塑空間效率創新引領城市“蝶變”
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,深圳正在為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全面發力。如何發揮“物業城市”的優勢,生動演繹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創新實踐,行業組織和物業企業今年重點開展了探索。
通過“物業城市”這種新模式,協助政府做好基層治理等相關工作,這是物業企業的優勢領域。在政策指引下,“物業城市”將向“城市治理”“新型城鎮化”發展,“智慧城市”是不可或缺的平臺。
綠清控股董事長陳中表示,物業企業進入城市服務領域,最大的價值就是通過專業能力深度整合資源,為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。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推動黨建工作與行業發展同頻共振、互促并進,也是“物業城市”發力的重點。
依托“黨建引領+政府監管+專業服務+智慧管理”的“物業城市”管理模式,綠清構建起“城市管家”與基層黨委共駐社區,網格化片區配置“紅色物管先鋒隊”黨員崗,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的城市治理新生態。
深圳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會長曹陽表示,深圳物業行業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,先行示范打造“智慧城市”“物業城市”的樣本,包括“三個能力”的提升,即要有打開城市服務邊界的能力、打造城市服務核心競爭力的能力、統籌資源整合資源和駕馭資源的能力。
深圳物業管理服務40年來持續在重塑空間效率、創新服務模式上,不斷打造高質量“民生幸福標桿”,推動城市“蝶變”,也讓居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續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什么是“物業城市”管理模式?
簡而言之,就是將城市整體作為一個“大物業”,引進高水平的物業公司開展城市管理和服務專業化運營,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學化、精細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相比于小區管理,城市管理要復雜得多。都說城市管理是個筐,環衛、綠化、治安、垃圾處理、地下管廊等許許多多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務,都裝在這個幾乎無所不包的筐里。也因此,城市管理往往存在多頭管理、專業不精、智慧不足、群眾參與度不高等現實痛點和難點。
作為城市管理的一種全新改革,“物業城市”模式好比給城市請了一個“大管家”,能夠真正實現“繡花”般的精細化服務管理。它既可以破解各部門“九龍治水”困局,避免可能出現的權責不清、推諉扯皮,提高問題處置效率;也可以最大化發揮物業企業的優勢和效能,調動起社會和市場資源的積極性,為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。城市管理水平更高了,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就更足了。
“物業城市”模式很新,但更需要用心。城市之美,在于精致;城市管理,在于精細。努力推動“物業城市”管理運營更標準化、規范化,創新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讓大家伙的獲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續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文章來源:深圳特區報